佛山新闻网讯 佛山日报记者卢丽华报道:在全民阅读服务升级的大背景下,为唤醒“沉睡”的家庭藏书,佛山市图书馆上线“易本书”平台,让家庭藏书变身“馆藏”,破解图书馆场地不足和图书资源总量短缺的现实瓶颈,让有限的资源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。连日来,新华社、光明日报、环球时报、中国日报、中国新闻网、工人日报、中国青年报、中国艺术报等央媒纷纷聚焦佛山市图书馆创新图书共享模式,关注这一促进全民阅读蔚然成风的探索与实践。
《光明日报》4月25日刊发文章《“易本书”:唤醒沉睡的家庭藏书》,从让家庭闲置图书流动起来、缓解公共图书资源不足、以书为媒扩大朋友圈三个角度,解读了佛山市图书馆“易本书”平台如何打通线上线下渠道,促进全社会家庭藏书的共享与流通的阶段性成效。报道指出,“易本书”做大了公共阅读资源的蛋糕,让个人成为图书资源共建共享的参与者、受益者。
5月4日,新华社客户端发布文章《“易本书”:让家藏图书流动起来》。报道指出,“易本书”平台是为了促进家庭阅读、全民阅读而推出的公益性、综合性资源共享平台。在该平台上,公众可以上传家中闲置图书供他人借阅,也可以借阅别人上传的藏书,通过限期借阅、漂流、赠送、展示四种模式,实现家庭藏书的共享与流通。
5月8日,《工人日报》文化新闻版块刊发文章《让家藏图书拥有社交功能》,并在阅读提示中提到:“广东佛山市图书馆‘易本书’平台上线一年来,盘活了市民家中的藏书资源,增加了社会可用公共文化资源总量,精准对接群众阅读需求。”
《中国青年报》5月10日刊发文章《图书馆“分馆”开进市民家中,家庭藏书变身“馆藏”》,报道指出,“易本书”平台“是国内首个实现家藏图书、公共图书馆馆藏全社会流通的公益性、综合性资源共享平台。”
此外,中国新闻网文章《佛山“易本书”用共享理念撬动庞大的家庭藏书资源》、《中国日报》全英文报道《Successstory》、《环球时报》全英文报道《InnovativewaysacrossChinatoencourageyouthstoopenbooks》、《中国艺术报》文章《共享理念让家藏图书流动起来》等从不同层面报道了佛山市图书馆“易本书”平台的建设意义和实际应用,传播佛山特色做法和经验。
(编辑:黄开诚)
##########